虽然因为苹果手机销量下滑砍单以及富士康被迫裁员应对的消息甚嚣尘上,但据10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富士康去年全年的合并营收还是顺利突破了1万亿人民币的大关,达到了11,620亿元人民币,年增12.53%,全年营收仍是创出了新高。由此可见富士康当初所谓的不景气裁员只是因势利导,并不全是因为订单下滑导致。
临近农历年底,依照往年的惯例,富士康做得最多的就是年终总结和对来年的展望。一大堆的PPT和会议要开,当然也少不了尾牙和聚餐,之前效益好的时候这样的聚餐不仅有专门的部门经费还有各种各样的年终摸彩活动,而现在的摸彩大部分都取消了,年终聚餐还要员工自己凑份子出钱,可以说也算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不过今年年底富士康的关键词既不是尾牙也不是裁员,而是搬线。据很多厂区的富士康小伙伴反映,几乎每个地方的富士康厂区都在筹备至少一条生产线搬迁到河内的事情。包括前期的物流、设备、关务备案、交易模式等一大堆问题,每天各部门的主管都在开会检讨这些事情,与现有各厂区产线的零星生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于富士康要外迁的消息也不是最近几年才有。而外迁的目的地不仅包括越南、印度,甚至还有苹果的大本营。但是以郭台铭的个性,那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不可能贸然的就动手搬厂,毕竟这是一个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所以现实的情况是富士康在各地都保持这存在感,但生产的重心,全在郭台铭的掌握之中,哪里的好处多就重点在哪里生产。
关于富士康要外迁的消息也不是最近几年才有。而外迁的目的地不仅包括越南、印度,甚至还有苹果的大本营。但是以郭台铭的个性,那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不可能贸然的就动手搬厂,毕竟这是一个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所以现实的情况是富士康在各地都保持这存在感,但生产的重心,全在郭台铭的掌握之中,哪里的好处多就重点在哪里生产。